傷不起的盛大
3,為寫作者提供更多便利,比如建立一個草稿網,讓讀者可以建立書的章節,并對每次修改做出記錄,對每個版本做出比較,在寫完書后可以完整的同步提交至原創平臺。再比如建立一個知名作家網,讓那些獲得過榮譽的作家可以在更高端的平臺上為更高端的用戶服務;要是想的更有意思點,還可以弄個聯合創作網,讓搞物理的,搞化學的,搞機械的,搞文學的通過恰當的分工一起來做那些比較有創意的作品。
4,對寫作者進行細分,再牛B的作家都只有一種生活經歷,但讀者卻千變萬化,讓那些沒有寫作能力的人發揮他們做夢,做作品框架的能力,將寫作者分為架構者,執筆者并形成利益分配機制。
5,開發適合寫作的各種應用,看書的平板大把,寫書的平板卻未必很多,比如將bambook做成專業的作家必備用具,開發一種應用bambook能夠象在紙上寫書一樣有感覺,提供功能如專業作者筆;涂鴉方式寫作,智能全文識別;全文按章節發布一條龍服務。
4 盛大戰略
五千字,看累了吧?各位看官,在描述戰略以前,我先編個關于社區平臺與用戶標簽的段子逗你們一樂。
話說有一天,陳天橋,周鴻祎,陳一舟,程炳皓四個人在一起打麻將(汗,姓chen-g的祖上冒青煙?),陳一舟抓到一個沒用的二餅,習慣性的丟出去說“奶罩”,眾人哈哈大笑,繼而把話題上升到用戶行為習慣這一高度上(大人物貌似都喜歡這樣)。周鴻祎以他習慣性的通行證墓志銘體憤憤不平的說:“社區平臺,我是沒指望了。安全是360產品的通行證,卻是360集團的墓志銘,偶費盡心機的為解決用戶的麻煩開發新功能與新產品,用戶總是用還沒用就破口大罵‘靠,這也是360該干的嘛?‘,你說冤不冤?,做社區,我怕做出來個罵我的社區”; 陳天橋摸著一張白板,心有戚戚,接過話題:“盛大是做娛樂,可世俗總把盛大標簽成游戲,我倒是推過社區,小白領不好意思來呀,怕別人罵他們虛度光陰!“,兩人一起把幽怨的目光投向程炳皓,程炳皓眼眨淚光:”兄弟們,差不多,差不多呀,我是有社區了,可是有著最高的用戶粘度的開心網卻有著最低的用戶活躍度,知道為啥,用戶已經給我們打了個標簽“無聊!“,偶現在都指著開放平臺救命了!”,話音未落,陳一舟摸起一張牌,大聲說“幺雞,自摸”,眾人再次哈哈大笑,陳一舟回過味來,自嘲道“也差不多,也差不多,人人網啥都有,就是沒名人,沒傳播力,所以影響力始終有限,知道為啥嘛,我們的用戶標簽是”幼稚“,靠,這都多少年了,校內網的少女們個個都已經長成人人網的熟女了,還幼稚?”,眾人再次哄堂大笑。
說完這個段子,我其實想說的是主流社區平臺不但不好建,而且不好守。誰都希望能夠象開心網一樣異軍突起,象天涯社區一樣青春常在,可是,有幾人能兩者合二為一?但是對心懷夢想的巨人來說,沒有自己的自留地,你就永遠無法表達自己的聲音,所以,你仍需時刻找準這樣切入市場的機會。在此向上面段子里的我認為的兩位理想主義者陳天橋,周鴻祎致敬。我認為1, 360產品很低的創新天花板早就無法承載周鴻祎的事業心,如果這個互聯網老兵仍有馳騁互聯網10年的雄心,遲早有一天,當他不是被用戶罵累了而是被360拖累了的時候,他會放棄360,開啟他的另一座里程碑。2,我認為盛大將一直是標簽著陳天橋的盛大,但業務綁定從來就是一把雙刃劍,讓你開始很美好,結局好凄涼。從百度hi到新浪uc到淘寶旺旺,錯誤的即時通訊平臺綁定最終讓QQ一家獨大,所以盛大旗下不會出現成功的社區,當陳天橋要開始一個社區的時候,他必需在初期拋棄盛大的任何標記讓平臺自由長大,反正控股與整合,他都懂的。最后,如果2012春天的腳步已經讓他們春心萌動,我現在就可以給他們一些《架構陳天橋的娛樂帝國》或《架構周鴻祎的開放帝國》的建議。在創新者眼中,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也沒有什么是不可做的,偉大的創新從來就是于無聲處聽驚雷,市場調查有害無益,直覺是最靠譜的可行性分析,實踐是唯一的檢驗標準。所以,在這個不關愛情的情人節,我的橄欖枝已經拋出,他們誰會向我射來丘比特之箭?
跑題了,言歸正傳。微博上也流傳過一個段子,大致就是說新兵蛋子應聘第二天跑到老板面前談戰略,結果第一個被公司開除了,可見對公司不了解,妄談戰略與盲目推薦戰略是件風險很高的事兒。雖然我貌似條條都符合一,好在盛大無法開除我,我也就放心來談戰略了。通過前面的分析,我相信大家也明白了,盛大之困源于兩點,1是戰略操作無靈魂,2是技術整合無高手。導致盒子里的巧克力各自為戰,想凝成一股合力千難萬難,讓盛大空有著優秀的人才,技術與市場資源,空有著與時代最緊密相連的產業鏈,卻找不到鳳凰涅槃的方向。
從來沒有一個大公司買到過未來,盛大也不例外,所以必需改變戰略,讓技術創新而不是投資整合成為企業的第一生產力,讓順應用戶需求而不是招攬人才成為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如果有一天,當《整合的盛大》升級為《技術的盛大》時,您必將看到盛大已經站在互聯網巔峰之上。
在這樣一個好時代里,錯過或滯后于貼近時代的戰略都是不可彌補的損失。翻開最近幾期的《it時代周刊》與《互聯網周刊》的目錄,句句篇篇都充滿了對互聯網面臨重新洗牌的喜悅及在復雜背景下如何前行的迷茫,確實,傳統的服務器+瀏覽器的結構面臨挑戰,搜索引擎的作用也在弱化。業務,數據,用戶被更多地分散在不同的層級中,在云計算,開放平臺與應用的沖擊下,互聯網將會重新組合出一種更有效率的架構,在這種新架構里,藍海無處不在,卻不是個個都值得盛大去做。
就象最尖端的硬件總是被軍方掌握一樣,最好的技術總是被那些不斷挖掘技術的人最先掌握,從面向對象到面向過程到面向模塊到設計模式,開發者也許能更快地在這些迷霧下找到合理的框架及在這些框架下所蘊含的藍海。作為一名以創新為職業的不算成功的正經歷七年之癢的創業者與開發者的文藝青年,我向盛大建議一個突破瓶頸的計劃,我把這個叫做“錐子”計劃。
盒子也許更具平衡力,有更高的安全線,但它有一點遠不如錐子,盒子易守難攻,錐子更易刺破瓶頸!
“錐子” 計劃是個從頭到腳的創新項目集,但盛大無需承擔轉變的陣痛,因為盒子已經是錐子偉岸的軀干,而錐子計劃只是在盒子上面加個錐形的腦袋來打破平衡,然后在下面安上兩條腿來跑得更快。這個錐形的腦袋是未來盛大一切項目的靈魂,它提供了無天花板的創新藍海。兩條腿一條努力讓盛大成為輕娛樂時代的業務規則制訂者,另一條努力建立一個主流社區平臺來網住那些最具傳播性的人群。
5 尾聲:如果創新由我來定義
談了這么久的創新,有沒有真的創新?有!騰訊的創新,就象7,80年代的日本企業,先是模仿,再是超越,最后是創造 ,他們會前途光明;360的創新,先是行為,再是習慣,最后是信念,他們的創新團隊不做360系列,一樣可以光茫四射;新浪的SinaAppEngine云模式,創新工場的剝離用戶專心做業務的模式,都是未來互聯網架構下的核心層之一,他們會有美好的未來。
創新:真正的創新總是新鮮思維與痛苦實踐在正確的時間碰到對的人的自然產物。她的出現總是伴隨著一群在造夢與實踐兩種境界中付出同等努力并能自如游走的靈魂人物的誕生!